我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23
作者
周旭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评价; 概念关系; 系统组成; 工作程序; 创新方向;
D O I
10.16246/j.issn.1673-5072.2007.03.015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生态安全是人类同生态环境间亘古关系新诠释,是可持续发展及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等学科前沿热点.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基础和核心,我国学者对此进行过较多理论、方法和案例研究.文章通过阅读文献、深入分析,阐释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关系,论述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组成及研究现状,提出生态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指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创新方向:①与景观生态理论结合,②与3S空间信息技术结合,③向生态安全变化预测预警过渡,④强化整个评价过程质量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安全响应与调控 [J].
史培军 ;
王静爱 ;
冯文利 ;
叶涛 ;
葛怡 ;
陈婧 ;
刘婧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2) :111-119
[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时间序列动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J].
高长波 ;
韦朝海 ;
陈新庚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06) :105-107+111
[3]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定量分析 [J].
任志远 .
干旱区地理, 2005, (05) :642-646
[4]   陕西省生态安全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 [J].
任志远 ;
黄青 ;
李晶 .
地理学报, 2005, (04) :597-606
[5]   我国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J].
刘红 ;
王慧 ;
刘康 .
环境保护, 2005, (08) :34-37
[6]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J].
崔胜辉 ;
洪华生 ;
黄云凤 ;
薛雄志 .
生态学报, 2005, (04) :861-868
[7]   基于景观结构的吉林西部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J].
李晓燕 ;
张树文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57-62
[8]   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变化分析 [J].
杜巧玲 ;
许学工 ;
李海涛 ;
彭慧芳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73-281
[9]   “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探讨 [J].
张志诚 ;
牛海山 ;
欧阳华 .
资源科学, 2005, (01) :136-145
[10]   生态安全的涵义与尺度 [J].
彭少麟 ;
郝艳茹 ;
陆宏芳 ;
王伯荪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