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优势

被引:5
作者
李春华 [1 ]
朱亚洲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举国体制; 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制度;
D O I
10.19496/j.cnki.ssxb.2017.03.015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举国体制最初是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一种概括,因其带有明显的举全国之力、行政统一管理、单一垂直体系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一种"举国"性质的体制。近年来,围绕"举国体制"问题,无论在体育界还是其他领域,都存在不少分歧和争议。对此,应科学界定、准确理解和把握举国体制的内涵、实质和特征。举国体制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国家意志、全民动员、整合资源、关键突破,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著名项目范例简析——曼哈顿工程 [J].
翠屏山 ;
左阳 .
经济, 2010, (09) :124-127
[3]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析 [J].
鲁飞 ;
秦勇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 (01) :45-47+55
[4]   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 [J].
狐鸣 .
体育学刊, 2007, (02) :1-3
[5]   论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J].
郝勤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1) :7-11
[6]   “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及思考 [J].
杨建国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5) :37-39
[7]   简论“个人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J].
柳海民 .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2, (02)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