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结构变迁的内生性理论

被引:8
作者
黄少安
刘兰勇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制度结构; 内生性; 模型;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4.11.004
中图分类号
F061.3 [发展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020106 ;
摘要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探索制度结构及其变迁的过程,初步构建制度结构变迁的内生性理论,目的在于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变动与制度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分别构建了共时态(静态)和历时态(动态)的制度结构决定和变迁模型。将制度结构理解为协调经济主体的利益冲突和收入分配的方式,构建一个两主体共同使用自身掌握的资源进行合作生产和分配产出的静态博弈模型,在Nash讨价还价的模型中,当收入分配结构决定时,其所刻画的制度结构也就决定了,模型表明:由初始资源禀赋形成的权力结构决定了制度结构;在历时态(动态)下,制度结构会发生变迁,而且这种变迁是可以观察的。在借鉴了阿西莫格鲁(Acemoglu)、诺斯(North)和格瑞夫(Greif)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分步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偏好、资源分配与经济增长等变量的内生的制度结构变迁总体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Chapter 6 Institutions as a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J].Daron Acemoglu.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05,
[2]  
解读中国经济.[M].林毅夫;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经济学讲义.[M].李俊慧; 著.中信出版社.2012,
[4]  
现代制度经济学.[M].盛洪; 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5]  
普通语言学教程.[M].(瑞士) 索绪尔; 著.九州出版社.2007,
[6]  
产权经济学导论.[M].黄少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   《新结构经济学》侧评 [J].
黄少安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1085-1086
[9]   偏好与制度的内生互动:基于共同演化的分析视角 [J].
黄凯南 .
江海学刊, 2013, (02) :79-85+238
[10]   制度经济学实质上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 [J].
黄少安 .
经济纵横, 2010, (0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