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的伦理性价值

被引:23
作者
赵万一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重庆
关键词
伦理道德; 民法典; 民法文化; 传统与习惯; 移植与继承;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3.06.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特定的社会伦理观念和伦理规则是各国民法制度赖以建立的伦理基础 ,也是评价民法制度优劣的主要标准。各国民法无一不是将本国基本伦理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的结果。目前中国民事立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对外国先进法律制度的移植不够 ,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不足。中国未来的民法典必须同时兼顾其先进性和民族性 ,应当在扬弃和继承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既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可得到社会广泛接受的新型民法典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J].
范进学 .
法学评论, 1998, (02) :37-44
[3]   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兼论经济生活、道德和政治法律的关系 [J].
王一多 .
哲学研究, 1997, (01) :7-12
[4]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2002
[5]  
现代商人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郑远民著, 2001
[6]  
合法化危机[M]. 上海人民出版社[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0
[7]  
民法解释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慧星著, 2000
[8]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1998
[9]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张文显著, 1996
[10]  
比较法总论[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德)茨威格特(Zweigert,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