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不同重现期下淮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47
|作者:
张正涛
[1
]
高超
[1
,2
]
刘青
[1
]
翟建青
[3
]
王艳君
[4
]
苏布达
[3
]
田红
[5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江淮流域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中心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 安徽省气候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重现期;
暴雨洪涝灾害;
风险评价;
分布函数;
淮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不同重现期情景下淮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变化,利用不同类型共20种分布函数拟合得到最大日降水量结果,并将其作为致灾因子,结合其他11种指标,定量化评价淮河流域不同重现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研究发现:①淮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为流域中上游干流蓄洪区及周边地势低洼地,流域中部、西南部以及东部部分地区为中高风险区,低风险区分布于流域北部与中南部。②随重现期增加(10a一遇至1000a一遇),最大日降水量空间分布变化为流域东部整体危险性逐渐减弱,西南部高值区域增幅较大;而最终淮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变化则表现为中高风险区保持相对稳定;高风险区与低风险区逐渐缩小,占流域总面积分别由8.3%、42.4%减小至3.2%与30.8%,风险高值保持稳定但区域集中程度越来越明显;中风险区则由28.3%增加至40.9%;整体呈现"流域东部大灾减少、小灾不断,西部高值区遇水成灾,北部中南部相对安全"的空间分布变化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361 / 1372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