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结构变动与技术升级研究

被引:40
作者
孙文凯 [1 ]
郭杰 [1 ]
赵忠 [2 ]
汤璨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人工智能; 分解; 失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利用一个全国代表性数据库,计算了2003—2013年间城镇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并从人口学视角进行了变动原因的分解分析。本文发现过去十年我国技术进步并没有带来显著的劳动参与率下降。相反,除了常规操作性工作,其他三类就业占比都在增长。增长原因既有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结构效应",也有需求变动带来的"倾向效应"。从绝对值看,由于目前我国常规性就业占比仍然远大于美国,这意味着如果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推进,仍然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更大冲击。因此,笔者也参照已有文献做法估计了我国就业中可能被替代的潜在数量和比例,以及未来行业间就业转换的方向。基于这些计算和讨论,本文对当前技术进步采纳及就业应对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工作任务与技能需求 [J].
都阳 ;
贾朋 ;
程杰 .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03) :30-49
[2]   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升级”还是“两极化”? [J].
屈小博 ;
程杰 .
劳动经济研究, 2015, (01) :119-144
[3]   中国劳动力“极化”现象及原因的经验研究 [J].
吕世斌 ;
张世伟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2) :757-778
[4]  
Lousy and Lovely Jobs: The Rising Polarization of Work in Britain[J] . Maarten Goos,Alan Manning.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