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中我国能源和气候政策目标:综合评估与政策选择

被引:90
|
作者
莫建雷 [1 ]
段宏波 [2 ]
范英 [3 ]
汪寿阳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巴黎协定; 能源气候; 国家自主贡献; 政策协同; 能源经济环境集成建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F4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巴黎协定》中我国能源与气候目标进行量化评估,考察了碳定价和非化石能源政策驱动下,未来碳排放、能源消费及经济产出(GDP)的演化趋势,得到了实现碳达峰目标、非化石能源比例目标和碳强度目标所需的政策措施与成本,并基于此分析了三种目标和两种政策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为实现上述目标需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措施,碳强度目标相对最易实现,碳达峰目标次之,非化石能源比例目标相对最难达成。碳达峰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成本因政策选择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碳定价和非化石能源补贴的混合政策可以较低成本实现上述目标。特别地,50元/吨CO2和30%非化石能源补贴政策组合可同时实现上述目标,年度GDP损失区间为0. 7%—1. 2%,均化水平为0. 87%。建议我国未来进一步采取减排措施,强化能源与气候目标的协同设计,充分利用碳定价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政策组合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8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中国2050年低碳能源经济转型路径分析
    霍健
    翁玉艳
    张希良
    [J]. 环境保护, 2016, (16) : 38 - 42
  • [2] 中国2030年碳排放峰值水平及达峰路径研究
    马丁
    陈文颖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1) (S1) : 1 - 4
  • [3] 我国能源活动CO排放在2020—2022年之间达到峰值情景和可行性研究
    姜克隽
    贺晨旻
    庄幸
    刘嘉
    高霁
    徐向阳
    陈莎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 (03) : 167 - 171
  • [4] 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
    林伯强
    李江龙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9) : 84 - 107+205
  • [5] 基于随机动态递归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量化评价
    林伯强
    李江龙
    [J].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 89 - 103
  • [6] 碳减排政策:碳税、碳交易还是两者兼之?
    石敏俊
    袁永娜
    周晟吕
    李娜
    [J]. 管理科学学报 , 2013, (09) : 9 - 19
  • [7]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
    何建坤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 : 40 - 48
  • [8] 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
    林伯强
    孙传旺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 64 - 76+221
  • [9] 推动能源革命 实现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目标[N]. 何建坤.光明日报. 2015 (005)
  • [10] 能源系统集成建模[M]. 科学出版社 , 段宏波,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