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流视角的广东省城市创新体系与职能

被引:13
作者
胡海鹏 [1 ,2 ]
吕拉昌 [1 ,2 ]
黄茹 [1 ]
许诺 [1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创新体系; 城市创新职能结构; 创新流; 广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城市作为创新的重要载体,研究城市创新体系与城市创新职能结构对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创新流视角,利用城市创新流强度,揭示了广东城市创新体系与创新职能结构。研究表明:广东形成一个以深圳、广州为塔顶的三级塔型城市创新体系。商贸业是广东创新职能强度最大的部门,其他依次为科教文卫业、金融与房地产业、交通与信息业、工业与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与服务业。除农林牧渔业外,珠江三角洲是各行业部门创新职能强度的高位区,但不同区域各职能表现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知识产出的北京城市创新职能 [J].
吕拉昌 ;
何爱 ;
黄茹 .
地理研究, 2014, 33 (10) :1817-1824
[2]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格局与发展过程 [J].
谭俊涛 ;
张平宇 ;
李静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4) :508-516
[3]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创新能级体系比较 [J].
吕拉昌 ;
谢媛媛 ;
黄茹 .
人文地理, 2013, (03) :91-95
[4]   全球流动空间中的当代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研究 [J].
马学广 ;
李贵才 .
经济地理, 2011, 31 (10) :1630-1637
[5]   广东城市创新空间体系研究 [J].
韩丽 ;
吕拉昌 ;
韦乐章 ;
任远 .
经济地理, 2010, 30 (12) :1978-1984
[6]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吕拉昌 ;
李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77-190
[7]   城市创新职能与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吕拉昌 ;
李永洁 ;
刘毅华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710-713+751
[8]   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 [J].
王铮 ;
马翠芳 ;
王莹 ;
翁桂兰 .
地理学报, 2003, (05) :773-780
[9]   信息技术对城市职能的影响——兼论信息化下广州城市职能转变与城市发展政策应对 [J].
阎小培 ;
周素红 .
城市规划, 2003, (08) :15-18
[10]   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 [J].
朱英明 ;
于念文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31-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