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以社会原子化为分析视角

被引:41
作者
田毅鹏
机构
关键词
转型期; 社会联结; 社会原子化; 个体化; 城市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所谓社会原子化,主要是指社会转型期因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中间组织的解体或失缺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社会失范等社会危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社会原子化动向主要与单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走向消解直接关联,表现为"个人与国家"间社会联结的弱化、社区认同的缺失、社会规范的失灵等方面,对城乡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应革新社会发展理念,以"活动"重建社区共同体和工作场所的社会联结,构建新公共性及社会协动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 [J].
田毅鹏 ;
吕方 .
天津社会科学 , 2010, (05) :68-73
[2]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9, (02) :51-73
[3]   国有工业企业简单控制型的劳动关系分析 [J].
佟新 .
开放时代, 2008, (05) :61-76
[4]   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 [J].
孙立平 .
学海, 2001, (04) :93-96+208
[5]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个体化社会.[M].(美)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7]  
发展的幻象.[M].许宝强;汪晖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