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电力系统储能的新形态:云储能

被引:134
作者
康重庆
刘静琨
张宁
机构
[1]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可再生能源; 能源互联网; 云储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储能的应用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基于储能设施共享的云储能可能成为未来电力系统新的形态特征之一。云储能是一种基于电网的储能服务,它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按需使用电网级的共享储能资源池中的资源,可以显著地降低提供储能服务的成本。文中解释了云储能的概念,并对云储能商业模式的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储能的投资与规划、运行以及服务定价等关键问题,总结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了未来为了促进云储能的发展与实施还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对云储能未来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16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结构形态演化及电力预测展望 [J].
鲁宗相 ;
黄瀚 ;
单葆国 ;
王耀华 ;
杜松怀 ;
黎静华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09) :12-18
[2]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理论研究框架 [J].
康重庆 ;
姚良忠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09) :2-11
[3]   共享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动态 [J].
刘奕 ;
夏杰长 .
经济学动态, 2016, (04) :116-125
[4]   中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研究 [J].
白建华 ;
辛颂旭 ;
刘俊 ;
郑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99-3705
[5]   主动配电网储能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配置 [J].
尤毅 ;
刘东 ;
钟清 ;
余南华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8) :46-52
[6]   分布式电能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J].
王成山 ;
武震 ;
李鹏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6) :1-8+73
[7]   微电网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及评价指标 [J].
谭兴国 ;
王辉 ;
张黎 ;
邹亮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08) :7-14
[8]   虚拟电厂的概念与发展 [J].
卫志农 ;
余爽 ;
孙国强 ;
孙永辉 ;
袁阳 ;
王丹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13) :1-9
[9]   储能技术在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J].
袁小明 ;
程时杰 ;
文劲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14-18
[10]   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电池储能系统综述 [J].
丁明 ;
陈忠 ;
苏建徽 ;
陈中 ;
吴建锋 ;
朱承治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19-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