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权利主张及其法定化的条件——以我国社会转型为背景

被引:24
作者
刁芳远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型权利主张; 法定权利; 社会转型; 社群主义;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5.03.006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虽然不断出现的新型权利主张是自然权利、道德权利和习惯权利等多种权利形态的复合体,但基于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密切相关性,不能简单依据法律条文就对其进行否定,而应以德沃金的权利理论为指导正视其他权利形态,并以社会转型为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新型权利主张的主体、内容、客体等构成要素之所以发生一系列历史变迁,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转型使民众向国家发出分配正义的社会诉求。对此,必须立基于社群主义的政治立场,采纳自由主义的法学元素,严守法定权利的本质属性,明确新型权利主张法定化的具体标准:真实性、准确性、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   网游虚拟财产的执行 [J].
陈如良 ;
胡瞻智 .
人民司法, 2014, (05) :47-50
[3]   自然权利的人性基础 [J].
钟丽娟 .
法学论坛, 2011, 26 (01) :62-65
[4]   新兴权利论纲 [J].
姚建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 16 (02) :3-15
[5]   论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案件的定性问题 [J].
金泽刚 ;
李金华 .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8 (04) :15-19
[6]   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 [J].
郑杭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2) :10-19+204
[7]  
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 郑杭生.社会科学研究. 2008(04)
[8]  
《“贞操权”诉讼案》专题报道之——观点交锋 “贞操权”的正方反方[J]. 李伟红,李若雪,杨立新,孙春晨,曹刚.民主与法制. 2007(11)
[9]   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之批判 [J].
贝淡宁 ;
石鹏 .
求是学刊, 2007, (01) :5-13
[10]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 [J].
张文显 ;
姚建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5)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