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协商”是符合国情的备案审查方式

被引:44
作者
李松锋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备案审查; “沟通”; “协商”; 宪法监督; 地方经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备案审查是中国特色的宪法法律监督制度,肩负着维护法制统一、保障政令畅通的制度使命。在制度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备案审查形成了以"沟通""协商"为主的纠错机制,通过审查机关、制定机关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复"磨合",寻求对规范性文件合法合理性的共识型判断,进而予以纠正,而不是直接通过改变或撤销的方式将被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予以否决。这种"共识型"纠错模式体现了一党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合作的政治理念,有效缓解了制度设计中多元审查可能出现的分歧,在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同时,还有利于确保审查判断的政治正确,符合当前中国的政治实践,有效解决了违宪违法规范性文件的纠错问题,是中国宪法性制度的特色与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   制度与能力:备案审查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J].
封丽霞 .
政治与法律, 2018, (12) :99-113
[3]   现状与问题:地方备案审查制度研究——以31个省级地方为例 [J].
王锴 ;
刘犇昊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3) :128-136
[4]   让中国合宪性审查制形成特色并行之有效 [J].
孙煜华 ;
童之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6 (02) :46-58
[6]   全省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发言摘登 [J].
本刊记者 .
山东人大工作, 2017, (11) :26-30
[7]   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J].
柳纪纲 .
中国人大, 2017, (20) :29-30
[8]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的基准与路径——兼论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 [J].
秦前红 ;
苏绍龙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 34 (05) :21-30
[9]   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研究 [J].
温辉 .
法学杂志, 2015, 36 (01) :9-21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J].
阚珂 .
法治与社会, 2014, (09)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