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用评级公司综合分析及中国信用评级产业政策安排

被引:5
作者
孙章伟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金融研究所
关键词
信用评级公司; 企业性质; 经济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7.12 [];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集体性道德风险使其成为继华尔街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之后又一遭遇质疑与谴责的群体。NRSROs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具有"准政府权力"的话语权垄断者、控制性股东控制下的合谋内部人、民事法律责任的免责者、与社会公信力性质冲突的经济人等性质。信用评级机构也是美国推行双重标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美国虽然强化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但仍未触及主权信用评级领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中国信用评级产业发展政策安排,构筑信用评级产业与经济安全法律体系,扶持大型本土龙头信用评级企业,完善监管机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概念、国际经验和政策建议[J]. 林平,李嫣怡.产业经济评论. 2009(01)
[2]  
当前国际信用评级标准的奇异逻辑[N]. 江涌.经济参考报. 2010 (008)
[3]  
起诉评级公司[N]. 王康.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 (004)
[4]  
Rethinking Regulation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2 http://www.cii.org/UserFiles/file/CRAWhitePaper04-14-09.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