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2 条
一种基于多源遥感的滑坡防灾技术框架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13
|作者:
李振洪
[1
,2
,3
]
张成龙
[1
,2
]
陈博
[1
,2
]
占洁伟
[1
,3
]
丁明涛
[1
,2
,3
]
吕艳
[1
,3
]
李鑫泷
[1
,2
]
彭建兵
[1
,3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2] 长安大学地学与卫星大数据研究中心
[3]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滑坡隐患;
滑坡类型;
滑坡探测;
风险评估;
社区协同防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1404 ;
0837 ;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受滑坡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区域性滑坡隐患探测工作.近年的政府工作表明,80%的滑坡发生在已圈定的隐患点范围外,80%的滑坡发生在防灾减灾工作条件相对薄弱的边远农村地区.为了解决这个困境,亟需:(1)厘清不同类型滑坡宜选用的广域探测技术,解决滑坡隐患广域探测的漏检问题;(2)突破社区协同滑坡防灾的难题,助力滑坡隐患探测和风险评估.本文将滑坡隐患分为4类:斜坡变形区、复活历史变形破坏区、稳定历史变形破坏区和潜在斜坡变形区,以便充分发挥多源遥感数据和技术的优势;进而提出一种“滑坡隐患广域探测-单体滑坡隐患风险评估-社区协同防灾”的多源遥感滑坡防灾技术框架.以青藏高原交通工程关键区段约10 000 km2区域作为研究区,协同社区(如设计和建设单位)共识别出滑坡隐患263处,其中斜坡变形区249处,复活历史变形破坏区5处,稳定历史变形破坏区9处,并针对3个典型滑坡隐患进行风险定量评估和社区协同防灾.该多源遥感技术框架将有助于提高社区滑坡防灾的能力,也将直接服务于青藏高原交通工程的建设与运维.
引用
收藏
页码:1901 / 1916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