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就业结构的影响——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

被引:2
作者
焦霖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计算机资本; 其他资本; 企业雇佣总量; 技能员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使用微观数据考察技术与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以计算机资本测度的技术对企业雇佣总量效应不显著,但对技能员工雇佣却有着稳健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其他资本测度的技术对企业雇佣总量具有稳健显著的正向作用,对技能员工雇佣却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中国经济就业总量创造不足和结构失衡可能表现为技术进步不足,只不过低端技术是劳动互补型而不是替代型。分析认为,增加资本使用的技术进步可能并不能有效缓解就业创造不足问题,因为技术进步可能导致与简单劳动互补性质发生逆转,故在技术进步框架内可能无法解决就业总量创造不足。而就业结构失衡可以推进计算机资本的使用加以缓解,文章批评了试图分割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解决两个问题的倾向,认为这会遏制市场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2]   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 [J].
游达明 ;
陈国藩 .
湖南社会科学, 2010, (05) :116-119
[3]   《资本论》中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理论阐释 [J].
秦兴方 .
当代经济研究, 2008, (08) :11-14
[4]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就业——解读中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 [J].
魏下海 .
探索与争鸣, 2008, (05) :53-55
[5]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徐毅 ;
张二震 .
经济研究, 2008, (01) :103-113
[6]   技术选择、制度与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
潘士远 ;
刘明兴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695-714
[7]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53-74
[8]   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 [J].
陈佳贵 ;
王钦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9) :5-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