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供给”管理——走出农村公共产品“公地悲剧”宿命的关键

被引:10
作者
岑乾明 [1 ]
宋卫琴 [2 ]
机构
[1] 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吉首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后供给”; 有效供给; 公地悲剧; 善治; 多中心治理;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09.01.032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公共产品不仅存在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还存在"后供给"管理混乱与缺失的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后供给"管理的混乱与缺失造成了各种形式的"公地悲剧",加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为避免"公地悲剧"的历史重复发生,农村公共产品不仅要注重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应该注重"后供给"的管理。乡镇基层政府应该大胆进行改革创新,依托村民、非营利民间团体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等各方主体,形成共同管理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走出"公地悲剧"的宿命怪圈。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新农村的建设 [J].
张国富 ;
孙金华 .
经济问题, 2006, (02) :37-39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探析 [J].
满广富 ;
周衍平 .
新疆农垦经济, 2005, (10) :49-52
[3]   多中心治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 [J].
王兴伦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1) :96-100
[4]  
中国公共物品供给.[M].董礼胜等; 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5]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著;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6]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