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平均3.2m地温距平场在汛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44
|
作者
汤懋苍
张建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地温距平场,地震,降水距平场,汛期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0年以内的各种气候变化,除正常年变化外,其余各种变化或因周期太短(如正常日变化、天气周期变化),或因气温振幅太小(如年际变化、月、季变化等),对3.2m地温变化幅度的贡献均在0.05—0.15℃之间,故消除了正常年变化(取距平后的)3.2m地温场(T′32)在相当程度上是32m以下地热活动的反映,特别是|T′32|≥05℃的高(低)温中心,基本上是地下热活动的反映。分析了1980年以来逐季的T′32图,发现其高值中心的演变颇有规律:从初生到最强阶段中心位置少动,此时T′32水平梯度较大,强盛阶段一般与本区地震多发时段相连,在减弱和消失阶段表现为水平梯度变小,中心分裂。一个高温中心一般可维持1—5年。处在强盛阶段及稍后一些的高温中心区,当其尺度达到1000km时(用高温区周围的低温轴线的包围区计算),本身可以“制造多雨系统”,使得高温区多雨;当尺度小于1000km时,一般只能影响已有的天气气候系统,不一定使高温区多雨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