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基于SPEI的中国西北地区气象干旱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36
|作者:

任培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调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李小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陈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卢李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SPEI;
西北地区;
干旱趋势;
季节变化;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1.010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是同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如果持续干旱,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西北地区的干旱特征,为制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将温度对蒸散的影响融合在内,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干旱的新理想指标。采用1959—2011年西北地区149个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站点的资料,对西北地区近53a干旱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普遍存在干旱现象。从年际变化来看,该区呈变干趋势,1996年发生突变。从季节的变化来看,春、夏、秋明显变干,冬季有变湿趋势,变湿趋势不明显。春、夏、秋季发生突变,冬季突变不明显。从空间变化来看,春、夏秋大部分地区呈变干趋势,冬季大部分呈变湿趋势。与年鉴资料对比的结果进一步证明SPEI指数在西北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7+192
+1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1947—2006年东半球陆地干旱化特征——基于SPEI数据的分析[J]. 中国沙漠, 2012, 32 (06) : 1691 - 170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晓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近50年湖北省多时间尺度干旱演变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29) : 279 - 284王文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京山县气象局 湖北省京山县气象局崔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京山县气象局 湖北省京山县气象局刘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湖北省京山县气象局沈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荆门市气象局 湖北省京山县气象局李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荆门市气象局 湖北省京山县气象局秦鹏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湖北省京山县气象局
- [3] 近百年西南地区干旱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J]. 气象科技进展, 2012, (04) : 21 - 2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华南干旱趋势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 (04) : 84 - 90李伟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侯美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陈汇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陈小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5] 中国西北潜在蒸散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定量化成因[J]. 生态学报, 2012, 32 (11) : 3394 - 3403曹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中国干旱趋势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5) : 643 - 649李伟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南省气候中心 海南省气候中心易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南省气候中心 海南省气候中心侯美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海南省气候中心陈汇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南省气候中心 海南省气候中心陈珍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南省气候中心 海南省气候中心
- [7] 一种K干旱指数在西北地区春旱分析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 709 - 717王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郭江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倾继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8] 干旱监测指数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7, (06) : 892 - 897侯英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何延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柳钦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国家气象中心田国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国家气象中心
- [9] 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和辐合输送[J]. 水科学进展, 2006, (02) : 164 - 169王可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江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赵红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10] 干旱指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 982 - 991袁文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周广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