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承灾载体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16
|
作者
刘艳辉 [1 ]
张振兴 [2 ]
苏永超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
[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 承灾载体;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7-560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中国地质灾害严重,地质灾害承灾载体的脆弱性直接决定着灾害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开展脆弱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构建了地质灾害承灾载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生命类、物质类、生态环境类和社会经济类指标。(2)以青川县为例,分别采用TOPSIS模型和加权求和模型,分别以乡镇单元和行政村单元为最小单元,开展了地质灾害承灾载体脆弱性评价,将青川县承灾载体脆弱性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脆弱性等级。(3)两种模型评价结果对比显示,总体一致性较好,73%的区域脆弱性结果完全一致,27%的区域存在一个等级的差别;高、低脆弱性等级区两种模型结果一致,吻合度100%;较高和中等脆弱性等级区两种模型结果吻合度分别为86%和73%;较低脆弱性区两种模型结果吻合度略差,为54%。(4)两种单元评价结果对比显示,在总体规律上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半数以上的乡镇单元与行政村单元脆弱性等级完全相同或总体一致;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明显更加精细,原因在于不同行政村的各类指标值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乡镇单元消除了各个行政村之间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121 / 11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陕西省区域性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
    朱婵婵
    文彦君
    宋海龙
    [J]. 环境保护科学, 2017, 43 (04) : 1 - 6
  • [2] 多适应目标下的山地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温晓金
    杨新军
    王子侨
    [J]. 地理研究, 2016, 35 (02) : 299 - 312
  • [3] 基于确定性系数模型的地质灾害多因子权重计算方法
    刘艳辉
    刘传正
    唐灿
    温铭生
    连建发
    [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 26 (01) : 92 - 97
  • [4] 基于HOP模型的地质灾害区域脆弱性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地区为例
    杨俊
    向华丽
    [J]. 灾害学, 2014, 29 (03) : 131 - 138
  • [5] 陕西省韩城市西山灰岩群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探讨
    李辉
    李永红
    康金栓
    何意平
    [J]. 灾害学, 2014, 29 (03) : 139 - 143
  • [6] 基于TOPSIS的城市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张永领
    游温娇
    [J]. 灾害学, 2014, 29 (01) : 109 - 114
  • [7]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
    刘毅
    黄建毅
    马丽
    [J].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 1153 - 1162
  • [8]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溃坝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
    程翠云
    钱新
    盛金保
    李雷
    杨孟
    陈兆丰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3) : 144 - 147+157
  • [9] 上海沿海六区县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
    石勇
    孙蕾
    石纯
    许世远
    孙阿丽
    王军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3) : 156 - 161
  • [10]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苏飞
    张平宇
    [J].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 454 -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