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法治概念证成——基于治权自主的法理阐释

被引:29
作者
倪斐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关键词
地方法治; 治权自主; 中央与地方关系; 权力基础; 概念证成;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7.04.010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治江苏""法治浙江""法治广东"等地方法治实践的兴起,引发了学者们对地方法治概念的理论争议。质疑者认为主权是现代法治概念的基础,地方不是独立的法治单元体,故而地方法治概念不能成立。肯定者从地方法治发展的主客观动力因素出发,分别提出先行法治论、地域文化论、地方竞争论和国家试错论等四种代表性学说,但均未阐明受质疑的地方法治的权力基础,故而难以有效证成地方法治概念。主权与治权相分离是地方法治概念的法理基础,宪法、法律中有关地方治权形态与治权事项的规定是地方法治概念的制度依据,中央主导下的地方治权自主是地方法治概念的社会实效性根据。治权自主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明确地方法治概念的主体层级、评判地方法治实践以及合理界定地方法治与国家法治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30+179 +17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地方法治何以可能和正当 [J].
朱未易 .
广东社会科学, 2016, (05) :230-239
[2]   中央与地方双重视角下的司法权属性 [J].
姚国建 .
法学评论, 2016, 34 (05) :86-94
[3]   多中心时代的“地方”与法治 [J].
葛洪义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 34 (05) :31-36
[4]   作为方法论的“地方法制” [J].
葛洪义 .
中国法学, 2016, (04) :111-126
[5]   地方法治实践的动力机制及其反思 [J].
付子堂 ;
张善根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6 (04) :107-117
[6]   还是区域法治概念好些——也与张彪博士、周叶中教授讨论 [J].
公丕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1) :5-24
[7]   法治的核心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 [J].
王利明 .
当代贵州, 2015, (42) :63-63
[8]   法治中国与地方法治互动的路径选择 [J].
韩业斌 .
法学, 2015, (09) :66-74
[9]   区域法治还是区域法制?——兼与公丕祥教授讨论 [J].
张彪 ;
周叶中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4) :40-51
[10]   地方治理法治化的困境、原则与进路 [J].
王堃 .
政治与法律, 2015, (05) :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