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状态下的守法难题——以决策心理为视角

被引:8
作者
张晓笑 [1 ]
陈林林 [2 ]
机构
[1]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2]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紧急状态; 守法; 系统一; 系统二; 认知偏差;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20.03.005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治社会具有日常状态与紧急状态两副面孔。当社会进入紧急状态,公民的行为策略会改变,遵守法律将变得困难。这是由人类的思维机制与认知倾向决定的。人类拥有快速但不准确的"系统一"与缓慢但可靠的"系统二"两套决策机制,在面对紧急状态时大量的情绪刺激会让"系统一"控制决策支配权,而信息过载也会限制"系统二"的监督与预警作用。因此,紧急状态下的个体决策者总是运用"系统一"进行行为选择。"系统一"采用启发式判断,有限时间内的决策往往存在各种认知偏差,导致人的行为与守法的要求背道而驰。正视这些违法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通过事前建立完善应急措施与事中规范宣传报道,按照认知规律办事能够较好地减少违法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为什么自愿守法——自动化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研究[J]. 葛岩,秦裕林,林喜芬.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5(01)
[2]   多学科视角下的守法行为研究——兼论自动守法中的高效认知界面优化 [J].
王凌皞 ;
葛岩 ;
秦裕林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08) :33-43+157
[3]   中国非常法律的形成、现状与未来 [J].
孟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2) :124-140+222
[4]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中国应急管理 [J].
闪淳昌 .
行政管理改革, 2010, (08) :17-21
[5]   公民为什么遵守法律?(上)——评析西方学者关于公民守法理由的理论 [J].
丁以升 ;
李清春 .
法学评论, 2003, (06) :3-8
[6]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美) 海斯蒂, 2013
[7]  
思考,快与慢[M]. 中信出版社 , (美) 卡尼曼, 2012
[8]  
法理学[M]. 法律出版社 , (美) 比克斯, 2007
[9]  
认知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彭聃龄, 2004
[10]  
Actively open-minded thinking in politics[J] . Jonathan Baron. Cognition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