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刑法治理问题研究——以理念转换与模式建构为视角

被引:5
|
作者
姚万勤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工具主义; 人权;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D O I
10.16392/j.cnki.14-1057/c.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政治学领域,尚未扩张到刑法学视野。从"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涉及的内容审视,刑法治理社会的目标与价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存在高度的契合,均以社会达到"善治"为其终极追求。随着政治国家的式微与市民社会的兴起,一味强调刑法工具主义的倾向不具有可取性,理应凸显刑法"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理念。鉴于"国家—社会"二元模式业已形成,对刑法专有治理域场以及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域场应有所区分,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刑法治理社会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当代中国刑法理念研究的变迁与深化[J].高铭暄,曹波. 法学评论.2015(03)
  • [2] 用刑法替代劳教制度的合理性质疑[J].袁林,姚万勤. 法商研究.2014(06)
  • [3] 科学设定和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J].虞崇胜,张静. 学习与实践.2013(12)
  • [4] 关于完善分裂国家犯罪的立法研究[J].李永升. 刑法论丛.2009(04)
  • [5] 犯罪解释论的历史发展与当代趋势——社会反应与犯罪关系论要[J].张远煌. 法学家.2004(05)
  • [6] 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J].陈晏清,王新生. 南开学报.2001(06)
  • [7] 犯罪与秩序——刑事法视野的考察[J].蔡道通. 法学研究.2001(05)
  • [8] 论立法的社会控制限度[J].郭道晖.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01)
  • [9] 超越刑法的工具价值[N].陈京东,李仲君. 法制日报.2014(010)
  • [10] 自由秩序与自由刑法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何荣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