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结构分析

被引:30
作者
李忠夏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宪法变迁; 公私二元; 宪法规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于2018年修宪写入《宪法》第1条第2款,虽然这一条旨在规范上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但也在客观上于宪法正文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阶段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具有"中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承接前两者,构成"八二宪法"的规范结构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逻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延续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又立足当下,从绝对的"公有制"改造变迁为"公私二元"并存。这一转变也符合中国历史上"公私"观念的变迁,即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都形成了一种容纳万民之私的"公"之观念,这也成为"八二宪法""公私二元"的思想基础。"八二宪法"便是对改革以来"公私二元"结构的规范体现,它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政治与法律的耦合结构:党内法规的社会系统论分析 [J].
张海涛 .
交大法学 , 2018, (01) :76-88
[2]   法治国的宪法内涵——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 [J].
李忠夏 .
法学研究, 2017, 39 (02) :3-23
[3]   政治代表概念的源流——兼论我国宪法的代表结构 [J].
刘刚 .
中国法律评论, 2016, (04) :122-132
[5]  
人民、权威与权利.[M].张龑.上海三联书店.2017,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7,
[7]  
民主.[M].克里斯托夫·默勒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8]  
彭真年谱.[M].《彭真传记》编写组; 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9]  
王汉斌访谈录.[M].王汉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978-7-80219-976-7
[10]  
中国的公与私 ; 公私.[M].(日) 沟口雄三;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