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的自然主义要素——以维特根斯坦的“自然表达”为核心

被引:1
作者
徐东舜
机构
[1]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语言游戏; 自然表达; 规则; 规范性;
D O I
10.13796/j.cnki.1001-5019.2021.03.004
中图分类号
B561.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当代有关规范性来源的争论中,规范主义一方的立场与维特根斯坦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温奇等人援引维氏关于"遵守规则"的论述,反对自然主义。然而温奇等人的理论没能为规范性找到自足的基础,他们的规范主义存在一定的缺陷。但这些缺陷其实可以在维氏关于"语言游戏"和"自然表达"的讨论中得到一定的补足。维氏提出了"感知的自然表达"以及"意向的自然表达":前者表达对自身状态的觉知,后者则表达对某事物的希求。"自然表达"的提出使得"语言游戏"具有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要素,因此维氏在规范性问题上的看法与温奇等人的规范主义是有区别的。维特根斯坦所描绘的"自然表达"向"语词表达"的转换过程否定了当下自然主义的还原论立场,将规范的建立与习得归类为自然史视野下人类的实践活动。维氏关于"自然表达"的讨论揭示了规范性中蕴含的自然主义成分,并在实践层面为社会科学中的跨文化解释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人工智能可以成为道德大师吗 [J].
夏永红 .
道德与文明, 2021, (01) :106-117
[2]   社会科学哲学中的规范性与自然主义——瑞斯乔德教授访谈 [J].
马克瑞斯乔德 ;
袁继红 .
哲学分析, 2019, 10 (03) :190-195
[3]   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与“生活形式” [J].
陈嘉明 .
哲学研究, 1997, (01) :63-70
[4]   社会科学中的合理性问题 [J].
R.特里格 ;
沈晓阳 ;
曲跃厚 .
国外社会科学, 1991, (07)
[5]  
心理、规范与实践:论维特根斯坦心理哲学视域下的秩序想象.[D].贺敏年.浙江大学.2018, 05
[6]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导论.[M].马克·里斯乔德.科学出版社.2018,
[7]  
解释规范.[M].斯蒂芬·P.特纳.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8]  
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M].索尔·克里普克.漓江出版社.2016,
[9]  
哲学研究.[M].维特根斯坦.商务印书馆.2016,
[10]  
维特根斯坦.[M].(英) 恰尔德; 著.华夏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