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32
作者
黄群慧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中国式现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擘画,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引擎和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展动力,如何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一项重大论题,具有重大意义。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一致性,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着力点、战略协同性和过程包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持续推进制造业的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的转型升级,大力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二是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协同性,通过促进城乡、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新型工业化战略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性,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三是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过程包容性,充分考虑到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重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以包容性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242 +24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3]   2020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J].
黄群慧 .
经济学动态, 2021, (11) :3-9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J].
黄群慧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07) :4-20+204
[5]   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 [J].
黄群慧 .
经济研究, 2021, 56 (04) :4-23
[6]   论新型工业化战略下的工业现代化 [J].
陈佳贵 ;
黄群慧 .
当代财经, 2003, (09) :89-95
[7]   “现代化”、“工业化”的论争与现代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取向 [J].
李放 ;
黄南珊 .
江汉论坛, 1997, (04) :5-9
[8]   影响中国现代化的几种工业化理论 [J].
蒋学模 .
当代经济研究, 1996, (04) :1-8
[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人民出版社.2021,
[10]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黄群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