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人共有的物”概念的沉浮——“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

被引:31
作者
徐国栋
机构
[1] 厦门大学罗马法研究所
关键词
一切人共有的物; 国际主义; 客体; 衰微; 复兴;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6.06.018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古罗马法学家马尔西安首次提出了“一切人共有的物”的概念,体现了古典时期罗马法的世界主义思想。“一切人共有的物”包括4种客体:空气、流水、大海及海滨。从经济或自由的角度看,它们的性质彼此存在差别。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切人共有的物”概念一度崩溃,I.2,1,1与现代拉美各国民法典相关条文的对比表明,“一切人共有的物”的多数客体已转化为现代的国家公产客体,国际主义被缩减为民族主义;涉及的问题也由市民法转入了行政法。在当代,“一切人共有的物”除了公海外,还增加了一些新品种,如全人类世界遗产等。这标志着“一切人共有的物”概念的复兴,并必将成为“英特纳雄耐尔”实现的第一块基石。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5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十二表法》新译本 [J].
徐国栋 ;
阿尔多.贝特鲁奇 ;
纪蔚民 .
河北法学, 2005, (11) :4-7
[2]   万民法诸含义的展开——古典时期罗马帝国的现实与理想 [J].
徐国栋 .
社会科学, 2005, (09) :91-98
[3]   自然法与退化论——对J.2.1.11后部的破译 [J].
徐国栋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1) :1-9
[4]   “全球公域”的法律保护 [J].
唐双娥 .
世界环境, 2002, (03) :21-24
[5]   在智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生效的安德雷斯·贝略民法典 [J].
桑德罗·斯契巴尼 ;
徐国栋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5) :113-120
[6]  
海洋法相关公约及中英文索引.[M].傅崐成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7]  
法学阶梯.[M].(古罗马)优士丁尼著;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8]  
准物权研究.[M].崔建远著;.法律出版社.2003,
[9]  
宏观国际法史.[M].杨泽伟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0]  
国际航空法.[M].赵维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