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区块链的网络诉源治理逻辑、困惑与进路

被引:19
作者
张春和 [1 ]
林北征 [2 ]
机构
[1] 广州互联网法院
[2] 广州互联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
关键词
司法区块链; 网络诉源治理; 司法信任; 互联网诉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2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全程在线审判方式变革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使大量纠纷涌入互联网法院,在占用大量审判资源的同时,制约了互联网法院网络空间治理功能的发挥。在此背景下,诉源治理成为互联网法院预防与化解海量案件的有效机制。依托区块链技术手段,可以使各类互联网主体自主、可信、加密、可溯地记录自身行为,在源头上建立合法意识,指引依法行为。一方面,在纠纷发生时能成为有效证明依据,解决审判中的证据问题;另一方面,海量数据本身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负面作用,帮助网络空间建立合理可靠的行为信任机制,抑制了纠纷发生,加速了纠纷化解。作为新兴司法科技,在基础技术、诉讼证明及信用评价等方面还需要应对挑战。在现阶段,尽管司法区块链在基础技术安全、诉讼证明及信用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挑战,但可通过强化区块链基础建设,建立可信电子证据平台,打造司法信用共治平台,搭建基本的网络诉源治理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功能性分链机制、数据交换积分机制、构筑"司法链机"系统等更具法治想象力的方案,从而完善基础功能平台、促进数据流动利用、强化司法信用共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37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区块链技术的司法适用、体系难题与证据法革新 [J].
张玉洁 .
东方法学, 2019, (03) :99-109
[2]   区块链技术与信任世界的构建 [J].
郭彬 ;
于飞 ;
陈劲 .
企业管理, 2016, (11) :110-113
[3]   权力人腐败的机会主义动因及其矫治 [J].
刘俊祥 .
廉政文化研究, 2014, (04) :22-29
[4]   走出社会转型时期人际信任的困境 [J].
李彬 .
齐鲁学刊, 2006, (02) :135-139
[5]   “陌生化”社会中信任机制的“理想型”与现状 [J].
董海宁 .
社会, 2003, (08) :17-20
[6]  
“数字公民”与社会治理创新[N]. 王晶. 学习时报. 2019 (003)
[7]  
代码2.0[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劳伦斯·莱斯格, 2019
[8]  
区块链世界[M]. 中信出版社 , 井底望天, 2016
[9]  
Who trusts?: The origins of social trust in seven societies[J] . Jan Delhey,Kenneth Newton. European Societies . 2003 (2)
[10]  
The Law of the Horse: What Cyberlaw Might Teach[J] . Harvard Law Review . 199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