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荒漠过渡带夏季晴天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及小气候特征

被引:35
作者
张凯 [1 ]
王润元 [1 ]
张强 [1 ]
司建华 [2 ]
杨启国 [1 ]
刘宏谊 [1 ]
王鹤龄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地表辐射平衡; 地表能量平衡; 小气候; 绿洲荒漠过渡带; 张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4 [辐射平衡及热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张掖试验基地2006年6月24日至7月17日的加密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张掖绿洲荒漠过渡带地表辐射收支和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及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夏季晴天绿洲荒漠过渡带总辐射值还是比较大的,并且净辐射值也很大,这说明绿洲荒漠过渡带地表具有比较充足的可利用热能,为加热大气和土壤提供了必要的热能条件。在地表能量分配中,晴天绿洲荒漠过渡区主要用于大气运动引起的感热交换,其次是土壤交换,用于水蒸发相变的能量相对较小。近地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刚好相反。气温白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夜晚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近地层大气温度变化要比地表温度缓慢。白天土壤辐射增温,越接近地表增温越快,夜间辐射冷却,地表温度下降最为明显。近地层水平风速在白天较大,夜间逐渐减小。在绿洲荒漠过渡带全天以上升气流为主,水平风速随高度增加明显递增。
引用
收藏
页码:1055 / 10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生态系统地表通量测量——多通道波文比观测仪介绍 [J].
张正偲 ;
赵爱国 ;
董治宝 .
中国沙漠, 2006, (03) :473-477
[2]   新疆于田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研究 [J].
王国友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谭灵芝 .
中国沙漠, 2006, (02) :259-263
[3]   干旱区绿洲荒漠带土壤水盐异质性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为例 [J].
张勃 ;
孟宝 ;
郝建秀 ;
丁文晖 .
中国沙漠, 2006, (01) :81-84
[4]   陇中黄土高原冬季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 [J].
杨启国 ;
杨兴国 ;
马鹏里 ;
王润元 ;
刘宏谊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9) :1012-1021
[5]   额济纳绿洲夏末典型晴天小气候特征分析 [J].
张艳武 ;
冯起 ;
吕世华 ;
黄静 ;
司建华 ;
苏永红 .
高原气象, 2005, (04) :516-521
[6]   绿洲与荒漠背景夏季近地层大气特征的对比分析 [J].
张强 ;
王胜 .
冰川冻土, 2005, (02) :282-289
[7]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辐射特征分析 [J].
杨兴国 ;
马鹏里 ;
王润元 ;
杨启国 ;
刘宏谊 .
中国沙漠, 2005, (01) :57-64
[8]   黑河中游非均匀地表能量通量的卫星遥感参数化 [J].
马耀明 ;
马伟强 ;
李茂善 ;
孙方林 ;
王介民 .
中国沙漠, 2004, (04) :14-21+141-142
[9]   夏季河西地区绿洲—沙漠环境相互作用热力过程的初步分析 [J].
吕世华 ;
陈玉春 ;
陈世强 ;
朱伯承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127-131
[10]   黑河地区绿州和沙漠地面辐射收支的若干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干旱气象, 2003, (03)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