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平原废弃露天矿山区域生态修复路径探讨

被引:20
|
作者
王雁林 [1 ,2 ]
陈沛 [2 ]
赵永华 [3 ]
张辉 [2 ]
刘强 [2 ]
杨迁 [2 ]
马园园 [2 ]
机构
[1]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
[2]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3]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类型; 路径; 渭河平原; 废弃露天矿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矿山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渭河平原北部的黄土台塬和南部的秦岭北麓区域是陕西省传统露天采石区,也是陕西矿山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长期以来渭河平原废弃露天矿山区域生态修复主要类型为复垦复绿,类型单一。本文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5类17个要素构成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类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区内部分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类型评价,将修复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并提出了修复建议;初步提出了包括五个步骤的废弃露天矿山区域生态修复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闭坑矿山地灾治理及生态修复新思路探讨
    周壁鑫
    [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 (05) : 156 - 157
  • [2]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践
    吕小永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 36 (10) : 157 - 159
  • [3] 多层次生态修复实践模式及其理论探讨
    张文波
    孙楠
    李洪远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1) : 2024 - 2034
  • [4] 层次分析法(AHP)在矿山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
    王炳强
    沈智慧
    白喜庆
    李本军
    [J]. 中国煤田地质, 2007, (S2) : 57 - 59+76
  • [5] 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的遥感监测研究
    史志华
    王天巍
    蔡崇法
    赵春华
    杨开望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 473 - 480+503
  • [6] 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修复绩效评价研究[D]. 王怡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7] 废弃采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研究[D]. 杨永辉.长安大学. 2017
  • [8] 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姚翔龙.长安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