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选择的逻辑

被引:3
作者
于鸿君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党委
[2]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两个奇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关于两种经济体制孰优孰劣的争论,市场经济体制优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结论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然而,中国改革开放前和苏联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在两个国家的发展中都曾表现出巨大优势,在各自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创造了各自的奇迹。本文的主要观点是:(1)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有各自优势与弊端。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一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能够通过计划实现经济按比例配置资源;其弊端一是难以具备充分完备的决策信息,二是难以持续产生充分的激励机制。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弊端正好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反。(2)两种体制的优势和弊端决定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有效选择经济体制。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而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后期阶段,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3)社会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初期任务后应该及时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依据如此逻辑选择经济体制,可以有效规避两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同时充分发挥两种经济体制的优势。中国、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都能够很好印证这样的分析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数字中国60年.[M].金勇进; 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
[3]  
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M].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人民出版社.1999,
[4]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5]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6]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7]  
中国农业年鉴.[Z]..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