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11”山西特大暴雪过程的流型配置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36
|
作者
苗爱梅 [1 ]
贾利冬 [2 ]
李智才 [3 ]
申李文 [1 ]
机构
[1] 不详
[2] 山西省气象台
[3] 不详
[4] 山西省气象局
[5] 山西省气候中心
[6] 不详
关键词
山西; 特大暴雪; 流型配置; 物理量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针对2009年11月9~12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特大暴雪过程进行了流型配置、物理量诊断、卫星、雷达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持续性大暴雪天气过程出现在两种环流背景下,大暴雪期间主要受3个中-α尺度的暴雪云系影响;特大暴雪、大暴雪云系的生成、发展及移动与700hPa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的生成、发展、移动及存亡息息相关。400hPa以下东北、西南、偏西3支偏西急流强盛,且随高度顺转,是这次百年一遇特大暴雪过程流型配置的主要特征。200hPa以下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湿层厚度高达200hPa,散度的垂直分布表现为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对称结构,强降雪时段400hPa以下水汽辐合量成倍增长。这种物理量场的有利配置促进了低层湿空气的聚合及向上的抬升运动,为大暴雪、特大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两种环流背景下出现的降雪量与散度场、水汽通量散度场高低层的辐散、辐合强度及湿层的厚薄成正比;散度变率的增加与强降雪峰值的出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有12~18h的提前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69 / 98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大连地区一次区域暴雪的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
    梁军
    张胜军
    王树雄
    张彩凤
    黄振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 744 - 754
  • [2] 辽宁省冬半年降雪初终日的气候变化特征
    赵春雨
    王颖
    李栋梁
    罗勇
    严晓瑜
    [J]. 高原气象 , 2010, (03) : 755 - 762
  • [3] 山西中南部区域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王正旺
    苗爱梅
    庞转棠
    魏建军
    张瑞庭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2) : 531 - 538
  • [4] 一次β-中尺度暴风雪的成因及动力热力结构
    易笑园
    李泽椿
    朱磊磊
    孙晓磊
    李培彦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1) : 175 - 186
  • [5] 利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做冷流暴雪的中尺度分析
    杨成芳
    王俊
    [J]. 高原气象, 2009, (05) : 1034 - 1043
  • [6] 北上低涡引发辽宁历史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刘宁微
    齐琳琳
    韩江文
    [J]. 大气科学, 2009, 33 (02) : 275 - 284
  • [7] 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华南准静止锋
    陶祖钰
    郑永光
    张小玲
    [J]. 气象学报, 2008, (05) : 850 - 854
  • [8]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杨贵名
    孔期
    毛冬艳
    张芳华
    康志明
    宗志平
    [J]. 气象学报, 2008, (05) : 836 - 849
  • [9]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
    王东海
    柳崇健
    刘英
    魏凤英
    赵南
    姜智娜
    李英
    陈菊英
    王亚非
    施晓晖
    徐祥德
    [J]. 气象学报, 2008, (03) : 405 - 422
  • [10] 北方一次强降雪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姜学恭
    李彰俊
    康玲
    石少宏
    [J]. 高原气象 , 2006, (03) : 476 -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