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绵化改造区入渗性能测定及特征

被引:7
|
作者
刘家宏 [1 ]
王东 [1 ,2 ]
李泽锦 [1 ]
付潇然 [1 ]
张坤 [1 ,2 ]
栾清华 [2 ]
徐多 [3 ]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试验室
[2] 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土壤饱和导水率; 海绵城市; Guelph入渗仪; 单水头法; 双水头法; 厦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究厦门海绵城市改造完成区的入渗性能,利用Guelph入渗仪法测量了两条海绵道路及一个海绵小区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对比分析了5 cm单水头、10 cm单水头、单水头均值及双水头法所测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差异,并与传统城市建设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有生态多孔纤维棉的新顺路绿化带入渗性能最好,采用一般转输型植草沟的新景路绿化带次之,而设有隔水顶板、地下为停车场的洋塘居住区B13绿地入渗性最差。不同测量方法的结果对比显示,5 cm单水头法计算所得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标准差最小,双水头法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标准差最大;在厦门进行土壤入渗试验时,推荐采用5 cm单水头法计算土壤饱和导水率。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36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济南历阳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的水文效应分析
    张爱玲
    宫永伟
    印定坤
    王建龙
    杜晓丽
    师洪洪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 34 (13) : 135 - 138
  • [2] A new strategy for integrated urban water management in China:Sponge city[J]. WANG Hao,MEI Chao,LIU JiaHong,SHAO WeiWei.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8(03)
  • [3] 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的战略分析和路径规划
    马海良
    姜明栋
    侯雅如
    [J]. 水利经济, 2017, 35 (06) : 6 - 11+79
  • [4] 不同复垦方式排土场砾石对饱和导水率和贮水能力的影响
    吕刚
    王磊
    卢喜平
    李叶鑫
    刘雅卓
    [J]. 土壤学报, 2017, 54 (06) : 1414 - 1426
  • [5]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水文学问题的研讨
    夏军
    石卫
    王强
    邹磊
    [J]. 水资源保护, 2017, 33 (01) : 1 - 8
  • [6] 海绵城市建设内涵与多视角解析
    张伟
    车伍
    [J]. 水资源保护, 2016, 32 (06) : 19 - 26
  • [7] 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
    张建云
    王银堂
    胡庆芳
    贺瑞敏
    [J]. 水科学进展, 2016, 27 (06) : 793 - 799
  • [8] Guelph入渗仪在松华坝水源区土壤入渗性能上的应用
    翟子宁
    王克勤
    苏备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02) : 215 - 220+226
  • [9]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
    崔广柏
    张其成
    湛忠宇
    陈玥
    [J]. 水资源保护, 2016, 32 (02) : 1 - 4
  • [10] 区域尺度下土壤入渗特征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何锦
    付雷
    刘元晴
    安永会
    [J]. 节水灌溉, 2015, (09) : 23 -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