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利社会行为的影响

被引:43
作者
陶厚永 [1 ]
章娟 [1 ]
李玲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差序式领导; 利社会行为; 互惠机制; 群体分化; 涓滴效应;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6.03.009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C933 [领导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本文将利社会行为分为利领导、利同事和利组织行为三类,系统探讨了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利社会行为的影响。一方面,差序式领导的照顾沟通、提拔奖励、宽容犯错等偏私行为,会借由替代学习、条件式奖赏和互惠机制去强化以领导者为核心的小圈子凝聚力,诱使"自己人"下属产生效忠领导的心理和强化内群体认同,从而激励"自己人"下属和群体内部从事利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差序式领导又会导致过度关系化行为、相对剥夺感和外群体歧视,从而破坏组织的公平机制,诱发职场排斥和内—外群体的相互隔离,进而引发职场"冷"暴力,抑制"外人"下属对领导者及其"自己人"和组织展现利社会行为。但是,"自己人"和"外人"的关系是相对的,如果领导者实施差序式领导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并熟练掌握差序式领导的管理技巧,在肯定表现优异的"自己人"的同时,不排挤打压"外人",而是鼓励"外人"向能力更强的"自己人"学习从而成为领导者的"自己人",那么,差序式领导风格就不会违反华人文化期待,从而会对"自己人"和"外人"的利社会行为起到整合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职场排斥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自我验证理论的视角[J]. 刘小禹,刘军,许浚,吴蓉蓉.心理学报. 2015(06)
[2]   偏见的生成与消解 评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 [J].
高明华 .
社会, 2015, 35 (01) :206-228
[3]   职场排斥对反生产行为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J].
刘玉新 ;
张建卫 ;
王成全 ;
彭凯平 .
中国软科学, 2013, (10) :157-167
[4]   新生代农民工过渡性身份认同及其特征分析 [J].
杨宜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 (05) :76-85
[5]   偏私的领导风格是否有效?——基于差序式领导的文化适应性分析与理论延展 [J].
高良谋 ;
王磊 .
经济管理, 2013, 35 (04) :183-194
[6]   “投桃报李”——互惠理论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述评 [J].
邹文篪 ;
田青 ;
刘佳 .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11) :1879-1888
[7]   拒绝职场边缘化:模型与检验 [J].
刘军 ;
王未 ;
吴隆增 ;
许浚 ;
李锦堃 .
南开管理评论, 2012, 15 (01) :84-92
[8]   社群隔离与闲散青少年犯罪 [J].
屈琦 ;
田超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5 (01) :15-18
[9]   群际威胁的分类及其对群体偏见的影响 [J].
张婍 ;
冯江平 ;
王二平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2) :473-480
[10]   倡导式交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J].
吕露光 .
学术界, 2008, (06)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