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04年青藏高原总云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49
|
作者
张雪芹
彭莉莉
郑度
陶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总云量;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7 [];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75个地面气象台站的云量日均值资料,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高原地区1971-2004年总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总云量分布呈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的态势,且年与四季总云量变化都存在显著下降趋势。进而,研究了高原总云量变化与其他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其中,(1)高原总云量与日照时数、日较差之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本文从云的辐射效应出发,解释了存在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原因;(2)青藏高原总云量与相对湿度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受地形因素、不同云型和云水路径等因素共同影响,高原总云量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却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高原总云量与气溶胶和臭氧等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青藏高原总云量减少趋势可能与高原大气气溶胶特别是吸收性气溶胶的增加以及臭氧的损耗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59 / 9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中国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陈少勇
    董安祥
    王丽萍
    [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 (03) : 423 - 428
  • [2] 青藏高原总云量的气候变化及其稳定性
    陈少勇
    董安祥
    [J]. 干旱区研究, 2006, (02) : 327 - 333
  • [3] 西北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陈勇航
    黄建平
    王天河
    金宏春
    葛觐铭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 717 - 727+862
  • [4] 近20年全球总云量变化趋势分析
    丁守国
    赵春生
    石广玉
    武春爱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 670 - 677+706
  • [5] 青海高原春夏云量场的EOF分析[J]. 陈芳,朱西德,胡元节,马英芳.青海气象. 2005(03)
  • [6] 青海高原春夏云量场的EOF分析[J]. 陈芳,朱西德,胡元节,马英芳.青海气象. 2005 (03)
  • [7] 气候模式中云辐射反馈过程机理的评述
    汪方
    丁一汇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2) : 207 - 215
  • [8]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的研究
    周秀骥
    李维亮
    陈隆勋
    刘煜
    [J]. 气象学报, 2004, (05) : 513 - 527
  • [9]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分区及变化特征
    朱西德
    李林
    秦宁生
    周陆生
    汪青春
    王振宇
    [J]. 青海环境, 2004, (01) : 1 - 4+29
  • [10] 中国地区云的气候特征分析
    刘洪利
    朱文琴
    宜树华
    李维亮
    陈隆勋
    白立杰
    [J]. 气象学报, 2003, (04) : 466 - 47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