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同构的效应、发展及演化

被引:8
作者
嵇尚洲
机构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同构; 集聚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产业同构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恶性竞争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长三角各城市随着与上海工业相似程度的变化,经历了产业集聚效应和恶性竞争效应交替占优的不同阶段,长三角的发展不仅不需要减少产业同构,而且要进一步提升同构化程度,同时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创新投入和品牌竞争氛围,这样的产业结构会最大程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同时限制恶性竞争行为,更有利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0+165 +1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沿江地区制造业同构状况及合意性评判 [J].
李娜 .
人文地理, 2009, 24 (03) :117-121
[2]   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 [J].
周立群 ;
江霈 .
江海学刊, 2009, (01) :93-99+238
[3]   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悖论”解析 [J].
李庆华 ;
王文平 .
生产力研究, 2007, (20) :102-103
[4]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产业同构化的实证研究 [J].
陈艳华 ;
韦素琼 .
热带地理, 2007, (01) :54-59
[5]   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 [J].
黄玖立 ;
李坤望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733-760
[6]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 [J].
邱风 ;
张国平 ;
郑恒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77-85
[7]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同构根源剖析 [J].
郑恒 .
嘉兴学院学报, 2005, (01) :57-62
[8]   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4, (11) :77-84+96
[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J].
陈建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2) :19-26
[10]   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 [J].
陆铭 ;
陈钊 ;
严冀 .
经济研究, 2004, (01) :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