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61
作者
林木西
王聪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指标评价体系; 区域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构建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2006—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进行了具体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系统分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考察期间全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呈上升趋势,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维度指标均稳步向好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中部和西部地区排名逐渐上升,东北地区出现下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但四大区域间的差异显著,并且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四个维度指标的总体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其中科技创新指数的总体差异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J].
白雪洁 ;
宋培 ;
艾阳 ;
李琳 .
经济学家, 2022, (06) :48-57
[2]   以数字经济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J].
姜兴 ;
张贵 .
人民论坛, 2022, (06) :87-89
[3]   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其测度 [J].
范合君 ;
何思锦 .
改革, 2021, (08) :90-102
[4]   “十四五”时期以数字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选择 [J].
胡西娟 ;
师博 ;
杨建飞 .
经济体制改革, 2021, (04) :104-110
[5]   顶级“全球城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
赵霄伟 ;
杨白冰 .
经济学家, 2021, (02) :120-128
[6]   现代产业体系评价及构建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刘冰 ;
王安 .
经济问题探索, 2020, (05) :66-72
[7]   新时代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业化逻辑及其实现路径 [J].
任保平 ;
张倩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0, (01) :42-48
[8]   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四位协同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 [J].
邵汉华 ;
刘克冲 ;
齐荣 .
地理科学, 2019, 39 (07) :1139-1146
[9]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研究 [J].
付保宗 ;
盛朝迅 ;
徐建伟 ;
周劲 ;
任继球 .
宏观经济研究, 2019, (04) :41-52+97
[10]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内涵与特征——基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机制 [J].
付保宗 ;
周劲 .
经济纵横, 2018, (12) :2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