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品进口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经验分析

被引:23
作者
曹亮
王书飞
徐万枝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全要素生产率; 倾向评分匹配; OP方法;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2.08.007
中图分类号
F752.61 [进口贸易];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使用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分析了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进口中间品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一因果效应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表现不同,其中对中大型企业的因果效应要高于全样本企业,而对小企业的因果效应则不显著。这说明在当今形势下,"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扩进口"的基本政策的正确性。本文的结论也说明了在坚持这一政策的同时,应把"扩进口"的对象进一步向中大型企业倾斜。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吗——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分析 [J].
陈勇兵 ;
仉荣 ;
曹亮 .
财贸经济, 2012, (03) :76-86
[2]   中间产品进口、出口多样化与贸易顺差——理论模型及对中国的经验分析 [J].
戴翔 ;
张二震 .
国际经贸探索, 2010, 26 (07) :25-30
[3]   进口贸易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J].
高凌云 ;
王洛林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391-414
[4]   产品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分工地位研究 [J].
崔玮 .
生产力研究, 2009, (21) :116-117
[5]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J].
朱春兰 ;
严建苗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05) :70-74
[6]   Imports and growth in China [J].
Herrerias, M. J. ;
Orts, Vicente .
ECONOMIC MODELLING, 2011, 28 (06) :2811-2819
[7]  
Imports, Productivity and Origin Markets: The Role of Knowledge‐intensive Economies[J] . World Economy . 2010 (3)
[8]  
Higher productivity in importing German manufacturing firms: self-selection, learning from importing, or both?[J] . Alexander Vogel,Joachim Wagner.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 2009 (4)
[9]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ndonesia[J] . Mary Amiti,Jozef Koning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7 (5)
[10]   Estimation of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s based on propensity scores [J].
Becker, Sascha O. ;
Ichino, Andrea .
STATA JOURNAL, 2002, 2 (04) :358-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