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是否会吞噬我们的剩余快感——人工智能时代的病理学分析

被引:14
作者
蓝江
机构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时代; 机器学习; 剩余快感; 精神分析;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23.04.005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在ChatGPT成为学术讨论热点的时候,我们需要理解,人们并不是真正在讨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真实存在,而是在人类自身的象征秩序中,将其颜貌化,变成人类象征秩序下的一个崇高对象。在我们将ChatGPT崇高对象化的同时,也意味着人类主体接受了象征秩序的阉割,蜷缩在象征秩序划定的界限里,从而陷入俄狄浦斯式悖谬性命运轮回之中。为了避免这种悖谬,我们需要延伸剩余快感的概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出在多层次的象征层面上重新构想人工智能幻象的可能性。一旦让人工智能重新对象化为一个崇高对象,也意味着主体接受了新的象征秩序,成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斯拉沃热·齐泽克.面具与真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加塔利.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4]  
贝尔纳·斯蒂格勒.南京课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