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政治经济逻辑(1949~2019年)

被引:37
作者
周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改革; 行政捕获; 市场抽取; 政治经济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非正式金融主导,变为正式金融主导,由传统的民间自发和社会主导,迅速转变为行政主导;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又经历了由行政主导到市场主导的改革进程。本文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之谜",即为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金融迅速发展,而农村分享较少,基本金融服务依然缺乏?对此问题,本文探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政治经济逻辑,从系统层面对改革过程做历史与政治经济分析,并对改革策略和计划做出评估。本文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逐渐从行政主导下的行政捕获,走到了市场主导下的市场抽取:在行政主导时期,金融机构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扮演储蓄动员机器角色;在市场主导时期,市场体系继续将农村资金抽取到利润更丰厚的城市和工业部门。行政捕获和市场抽取的交替变化,使得农村一直未得到金融自主权,带来了持续多年的选择性信贷政策和金融抑制。当国内资金供求形势由短缺走向过剩后,国家开始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方向性转变的系统改革,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次实施,意图将汲取之手转为帮助之手,重振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然而,国家的支农政策依然受到市场主导的妨碍。利用并跳出"政府-市场"的两只手逻辑,引入"政府-市场-社会"的大三角逻辑,才能系统地整合正式和非正式金融,构建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社会金融三者协调的农村金融新格局,促进城乡金融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100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金融支农政策的选择性制定与选择性执行——兼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J].
董玄 ;
周立 ;
刘婧玥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10) :18-30+110
[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 [J].
孔祥智 ;
何安华 .
教学与研究, 2009, (09) :5-13
[3]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史 [J].
温铁军 .
中国老区建设, 2009, (09) :17-19
[4]   流动性悖论与资本雇佣劳动 [J].
周立 .
银行家, 2008, (01) :113-115
[5]   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5-22
[6]   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 [J].
周立 .
财贸经济, 2007, (02) :56-63+128
[7]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 [J].
朱喜 ;
李子奈 .
管理世界, 2006, (07) :68-76
[9]   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J].
谢平 ;
徐忠 ;
沈明高 .
金融研究, 2006, (01) :23-39
[10]   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J].
张杰 .
金融研究, 2005, (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