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再认识

被引:17
作者
杨雪燕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用学; 适用; 理论; 应用; 实践;
D O I
10.13564/j.cnki.issn.1672-9382.2010.06.004
中图分类号
H0-06 [语言学派、学说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文首先根据Halliday近年来的有关论述,解读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把系统功能语言学视为三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研究区域,即理论、应用和实践,并举例说明各区域的特点、价值和相互关系;最后指出各区域内有待加强的地方及发展方向。本文旨在强调,在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过程中,有必要不断深入认识理论本身及其发展,以便找准研究的方向和轨道,提高研究水平并增强创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由语法体现的动态人际意义 [J].
杨雪燕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41 (04) :272-278+320
[2]   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发展 [J].
田贵森 ;
王冕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98-103
[3]   篇类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层次性 [J].
杨雪燕 .
外语教学, 2007, (01) :27-31
[4]   语类研究理论框架探索 [J].
张德禄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05) :339-344+380
[5]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40年发展述评 [J].
黄国文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01) :15-21+78
[6]   浅谈语类 [J].
方琰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 (01) :18-23
[7]  
功能语言学年度评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黄国文, 2010
[8]  
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黄国文,常晨光,丁建新主编, 2005
[9]  
语言学理论与流派[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润清,封宗信[著], 2003
[10]  
语篇体裁分析[M].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于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