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河流阶梯—深潭系统的生态学作用

被引:38
|
作者
王兆印 [1 ]
程东升 [2 ]
何易平 [1 ]
王洪铸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际泥沙研究与培训中心
[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阶梯—深潭系列; 河流生态; 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山区河流发育的阶梯—深潭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学作用。阶梯—深潭系统增大水流阻力和河床抗冲刷力,稳定了河床和岸坡。大卵石堆积成阶梯,细颗粒泥沙在深潭河段的缓流滞流区沉积下来形成淤泥层,形成适宜多种生物的栖息地。选择小江支流———深沟、蒋家沟和小白泥沟,以及四川九寨沟和金沙江进行野外实验、取样分析。结果发现阶梯—深潭系统较发育的深沟和九寨沟底栖动物密度高达552个/m2,生物量高达5.96 g/m2。而邻近的小白泥沟和蒋家沟底栖动物密度仅0.75个/m2,生物量不到0.006 g/m2。考虑河流不同部位底质、水深、流速等特性,提出了生物栖息地多样性及其计算方法,研究发现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随栖息地多样性增加而增加。利用阶梯—深潭系统治理山区河流,既能保持河道稳定,又能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持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阶梯-深潭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徐江
    王兆印
    [J]. 水利学报, 2004, (10) : 48 - 55
  • [2] 山区河流阶梯—深潭的发育及其稳定河床的作用
    徐江
    王兆印
    [J]. 泥沙研究, 2003, (05) : 21 - 27
  • [3] 泥沙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新课题
    王兆印
    [J]. 地理学报, 1998, (03) : 55 - 65
  • [4] B. J. Downes,P. S. Lake,E. S. G. Schreiber,A. Glaister.Habitat structure, resources and diversity: the separate 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macroalgae on stream invertebrates[J].Oecologia,2000(4)
  • [5] Zhaoyin W ang,Jiang Xu,Changzh i L i.D evelopm ent of step-pool sequence and its effects in resistance and stream bed stab ility[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 ent Research,2004
  • [6] Michael Rosport, Andreas Dittrich.Step pool formation and stability-a flume study[K].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iver sedimentation,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