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被引:38
作者
曾令辉
机构
[1]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
虚拟社会; 虚拟环境; 虚拟实践; 虚拟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基于互联网络所构成的社会不是单个人在互联网络虚拟空间中无序的简单的集合,而是人们基于互联网络的虚拟空间,在虚拟实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发生各种虚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领域。虚拟环境、虚拟实践和虚拟社会关系是构成虚拟社会的基本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网络的技术意蕴、特性与网络伦理 [J].
张运松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 (02) :66-70
[2]   论网络虚拟和谐社会的构建 [J].
张品良 .
理论学刊, 2006, (02) :71-73
[3]   论虚拟环境的社会本体性质 [J].
姚红玉 ;
刘粤钳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05) :17-20+73
[4]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 [J].
赵晖 .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5, (05) :53-55
[5]   网络社会的哲学解析 [J].
欧仕金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1) :46-49
[6]   虚拟社会伦理初探 [J].
茹宁 .
理论与现代化, 1999, (09) :21-23
[7]   虚拟社会 [J].
徐晨 .
上海微型计算机, 1999, (Z1) :45-45
[8]   虚拟社会 媲美人间 [J].
小阮 .
中国科技信息, 1997, (04) :26-26
[9]   虚拟社会 胜似人间 [J].
阮美勤 .
科学之友, 1997, (02) :12-12
[10]  
网络社会学.[M].郭玉锦;王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