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

被引:18
作者
周春山
杨高
王少剑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民工分布; 珠江三角洲; 深圳;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11.006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2 ; 083304 ;
摘要
以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8年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问卷调查为基础数据,以街道为单元,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技术揭示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深圳农民工以青年为主体,具有受教育水平高、职业转型模式多样、留城意愿较低和社会空间分异度较高等特征。2农民工规模呈现西北部最高、中部其次、沿海最低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农民工高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工业集中区和城市中心区;热点区(高聚集区)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的宝安区和龙华新区,冷点区(低聚集区)则分布在南部的中心城区,与传统制造业布局相一致。3农民工空间演化格局相对稳定,全市农民工分布重心逐步向西北偏移;全市农民工集中度略有上升,热点区基本稳定,冷点区有所扩大;农民工人口密度高值由"1个高中心+1个外围中心"逐步演变为"1个高中心+2个外围中心";农民工空间变化差异较大,增长演变类型呈多样化。4深圳农民工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常住人口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5农民工集聚空间的分布演变受住房因素、就业机会、交通条件、社会网络、城市规划共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643 / 16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2000-2010年广东省流入人口时空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J].
李月娇 ;
杨小唤 ;
蔡红艳 ;
余跃飞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1) :110-117
[2]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广州新移民居住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肖扬 .
地理研究, 2014, 33 (11) :2056-2068
[3]   1982010年广州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J].
周春山 ;
边艳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085-1092
[4]   现代化结构转型的艰难进程——深圳对中国农民工转型的主要贡献的研究(下) [J].
谢作正 ;
钟根柔 .
国家治理, 2014, (03) :18-26
[5]   2000-2010年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对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J].
蒋丽 ;
吴缚龙 .
现代城市研究, 2014, (05) :15-21
[6]   城中村流动人口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基于北京若干典型城中村的调查 [J].
兰宗敏 ;
冯健 .
地理科学, 2012, 32 (04) :409-417
[7]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乡缘社区”:特征、机制与空间性——以广州“湖北村”为例 [J].
李志刚 ;
刘晔 ;
陈宏胜 .
地理研究, 2011, 30 (10) :1910-1920
[8]   论北京“城中村”改造——兼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 [J].
冯晓英 .
人口研究, 2010, 34 (06) :55-66
[9]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J].
刘盛和 ;
邓羽 ;
胡章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187-1197
[10]   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考察——以上海市为例 [J].
王桂新 ;
陈冠春 ;
魏星 .
人口与发展, 2010, 16 (02)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