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36
|
作者
徐新创 [1 ,2 ]
葛全胜 [1 ]
郑景云 [1 ]
刘成武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业干旱风险; 干旱致险性; 承灾体脆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农业干旱风险致险性、脆弱性及损失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与评述,阐述了农业干旱风险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问题,展望了农业干旱风险未来的发展趋势:农业干旱致险性评估的关键是构建合适的干旱指标,目前干旱评估指标很多,大致可分为水分变异程度指标、干旱发展过程指标和干旱空间差异指标三类,但多数指标对农业干旱成灾过程反映不足,在评估方法上对农业干旱灾害机理认识不深入,成为了农业致险性评估的瓶颈;农业干旱脆弱性通常决定着农业干旱风险的高低,其中,灌溉能力、技术、资金等是影响农业脆弱性高低的重要因子,而定量刻画农业干旱脆弱性对政策、技术、保险等人文因素的响应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农业干旱风险损失评估模型较多,但由于受区域、人为等因素影响,多数模型普适性较差。因此,未来农业干旱风险评估需要深入认识农业干旱影响的机理和过程,突出研究农业干旱脆弱性对人文因素变化的响应,并通过区间合作来进一步改进风险损失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