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科学卫星概念研究

被引:9
|
作者
郭华东 [1 ]
傅文学 [1 ]
李新武 [1 ]
陈培 [2 ]
刘广 [1 ]
李震 [1 ]
王成 [1 ]
董庆 [1 ]
雷莉萍 [1 ]
白林燕 [1 ]
刘庆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敏感因子; 对地观测; 科学卫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V474.2 [应用卫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球变化正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形成严峻挑战,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宏观、快速、准确特点使其成为全球变化现象观测的一种关键技术手段.我国是影响全球变化及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卫星.发展全球变化科学卫星是我国的重要需求,也是对国际的贡献.在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空间观测机理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变化科学卫星概念,继而提出发展由7类卫星组成的全球变化系列科学卫星的构想,以便从空间高度对全球环境变化现象实施科学观测.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面向全球变化探测的月基成像雷达概念研究
    郭华东
    丁翼星
    刘广
    张道卫
    傅文学
    张露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11) : 1760 - 1770
  • [2] 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
    郭华东
    朱岚巍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4) : 525 - 530+434
  • [3] 拓展与深化中国全境的环境变化遥感应用
    宫鹏
    [J]. 科学通报, 2012, (16) : 1379 - 1387
  • [4] 全球碳循环与中国百年气候变化
    廖宏
    朱懿旦
    [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3) : 445 - 455
  • [5] 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空间观测与认知
    郭华东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25 (02) : 167 - 169
  • [6] C-band和L-band雷达干涉数据西部冰川区域相干性对比分析
    周建民
    李震
    李新武
    [J]. 国土资源遥感, 2009, (02) : 9 - 13+18
  • [7] 微波辐射计遥感海洋盐度的研究进展
    李青侠
    张靖
    郭伟
    雷震东
    张祖荫
    [J]. 海洋技术, 2007, (03) : 58 - 63
  • [8]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广胜
    王玉辉
    白莉萍
    许振柱
    石瑞香
    周莉
    袁文平
    [J]. 气象学报, 2004, (05) : 692 - 707+716
  • [9] 要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的冰川水资源问题
    姚檀栋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1) : 58 - 60
  • [10] Retrieval of aerosol optical depth over bright land surfaces by coupling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model and aerosol retrieval model
    Guang, Jie
    Xue, Yong
    Li, Yingjie
    Liang, Shunlin
    Mei, Linlu
    Xu, Hui
    [J].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2, 3 (07) : 577 - 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