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

被引:131
作者
葛文双
韩锡斌
机构
[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教师教学能力; 数字化环境; 教学能力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正随着技术的融入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带给教育领域技术与思维的变革,正驱使其构建与信息社会人类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与发展的新体系。为顺应发展"数字智慧"生存技能的时代变革,教师须在基于"教育+信息技术"思维方式下做出能力要素的扩充,以及在基于"互联网+教育"思维方式下进行能力要素的重组。通过比较分析美国NBPTS专业教师教学标准、IBSTPI教师教学通用能力标准等四个典型的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标准在背景信息、内容维度、借鉴特点及应用范围四个方面的要素发现,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应聚焦于教师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意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术研究三个核心维度。同时分析借鉴国内外数字时代教师教学相关的五个典型标准后得出,数字化环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应从ICT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四个内容维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应用、深化、创新三个连续阶段进行构建。在该能力框架中,教师的教学应是技术与教学融合式的创新,是面向技术重组学习环境并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课堂教学成效,从而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远程、混合与在线学习驱动下的大学教育变革——国际在线教育研究报告《迎接数字大学》深度解读 [J].
韩锡斌 ;
王玉萍 ;
张铁道 ;
程建钢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 (05) :3-11+18
[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 [J].
马宁 ;
陈庚 ;
刘俊生 ;
丁杰 ;
余胜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1, 29 (06) :3-9
[3]   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 [J].
余承海 ;
姚本先 .
高等农业教育, 2005, (12) :53-56
[4]   论教师的教学能力 [J].
张波 .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16-118
[5]   论教师的教学能力 [J].
申继亮 ;
王凯荣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1) :64-71
[6]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我教育力” [J].
钟启泉 .
上海教育科研, 1998, (09) :15-18
[7]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D]. 徐继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3
[8]  
哲学视野中的能力管理[D]. 吕勇江.中共中央党校. 2006
[9]  
创新模式培养数字化教师[N]. 杨宗凯.中国教育报. 2015 (011)
[10]  
教师能力标准[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克莱因 (Klein,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