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互联网时代的类社会互动:中国网络文学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22
|作者:
田晓丽
机构:
[1] 不详
[2] 香港大学社会学系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类社会互动;
网络文学;
文化创作;
消费;
社会性;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2440
中图分类号: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文学这一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可以探讨网络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新社会性。由于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创作和传播,有其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殊性,从而导致网络文学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不能完全用原有的"类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reraction)来概括,而是这种关系的变异。将之称为参与性类社会互动(participatory parasocial interaction)。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表演者(performer)与观看者(viewer)之间的界限模糊,二是由于媒体使用者(media user)可以很容易地形成一个网络群体(networked audience),媒体使用者对传媒形象(media figure)的控制力加强,通过集体想象共同创造了一些传媒形象,并以这些形象为基础形成了独有的网络社区。读者在此网络社区中获得认同、创造力的发挥以及情感的寄托,从而使得网络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有了持续的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1+193
+193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