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能力视角下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

被引:34
|
作者
尤琳 [1 ]
陈世伟 [2 ,3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3] 景德镇陶瓷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家建构与国家治理能力紧密相关。国家治理能力包括国家能力及国家能力的行使中国家与社会合作治理能力,国家能力的高低可从资源汲取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四个维度进行检测,而国家与社会合作治理能力是指国家与社会之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协商与沟通的能力。本文从国家治理能力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逻辑,揭示了不同时期国家能力强弱尽管有所区别,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利良性互动关系。其症结在于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重视强化"有形"的国家能力建设,而忽视本应与国家能力同步增长的"无形"的国家与社会合作能力建设。因此,乡村治理结构未来走向是推进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路径是大力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改进乡镇政府治理机制、积极发挥农村社区各类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协同作用,从而建构乡镇政府与农村社会制度化的良性互动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