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AI智评
热点
更多
数据
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
被引:14
作者
:
江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江立华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斌
[
2
]
机构
: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来源
:
社会科学研究
|
2015年
/ 02期
关键词
:
个体化;
社会工作理论;
现代性;
个体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2.1 [个人(社会人)];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
1407 ;
1204 ;
摘要
:
社会的个体化既使得社会成员获得了"为自己而活"的自由与责任,也催生了新型的社会矛盾,这一结构性困境亟需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应对挑战,社会工作必须在本土实践中突出个体的位置,合理调用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的专业技巧,并将塑造个体性作为重建共同体的基础。同时,着力反思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创新理论,为个体化时代中的社会工作提供元层次上的指引;二是转换范式,强调个体的参与和自组织能力;三是理顺关系,将社会工作的"治理"功能建基于对个体的"服务"之上。因此,在加强社会治理的背景之下,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是:为个体谋求更为公正的制度安排,协助社会成员有效地获取身份和权利,并将个体性与公共性有机地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自我”中国[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挪) 贺美德 (Hansen, 2011
[2]
社会工作: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社会技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昱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26
-28
[3]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1)
:129
-148+207
[4]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思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曾媛琪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128
-140+207
[5]
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思斌
.
社会科学战线,
2011,
(02)
:206
-222
[6]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J].
李友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李友梅
;
肖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肖瑛
;
黄晓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黄晓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25
-139+207
[7]
现代性的变奏与个体化社会的兴起——乌尔里希·贝克“制度化的个体主义”理论述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荣山
.
学海,
2012,
(05)
:77
-82
[8]
个体化背景下社会建设的可能性问题研究
[J].
王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王春光
.
人文杂志,
2013,
(11)
:91
-99
[9]
个体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贝克, 2011
[10]
个体化的助人者: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斌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1
(01)
:119
-125
←
1
2
→
共 18 条
[1]
“自我”中国[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挪) 贺美德 (Hansen, 2011
[2]
社会工作: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社会技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昱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26
-28
[3]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1)
:129
-148+207
[4]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思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曾媛琪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128
-140+207
[5]
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思斌
.
社会科学战线,
2011,
(02)
:206
-222
[6]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J].
李友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李友梅
;
肖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肖瑛
;
黄晓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黄晓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25
-139+207
[7]
现代性的变奏与个体化社会的兴起——乌尔里希·贝克“制度化的个体主义”理论述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荣山
.
学海,
2012,
(05)
:77
-82
[8]
个体化背景下社会建设的可能性问题研究
[J].
王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王春光
.
人文杂志,
2013,
(11)
:91
-99
[9]
个体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贝克, 2011
[10]
个体化的助人者: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斌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1
(01)
:119
-12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