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被引:50
作者
贺灿飞 [1 ,2 ]
王文宇 [1 ]
朱晟君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双循环; 产业空间布局; 价值链; 城市群; 知识链;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21.0070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世界秩序重构、技术革命驱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使经济全球化发展环境变化莫测,影响到中国原有外向型发展模式。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针对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空间布局问题,应将不同尺度价值链与产业空间相结合,构建新时期中国产业空间优化策略——"全球—地区—国家—城市群内部"多层嵌套型的价值链体系。其中,四大城市群是实现"双循环"相互反哺和有效对接的关键节点:其内部根据垂直价值链和水平知识链构建创新产业地域综合体,其他城市群根据功能定位予以辅助,形成多元、互补的国内循环体系;四大核心城市群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构建吸收知识、技术的"全球通道",并参与全球竞争,边疆城市群融入地区价值链,获取战略性资源,形成国际循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构建“双循环”区域发展新格局 .2 张倩肖,李佳霖. 兰州大学学报 . 2021
[2]   构建“双循环”区域发展新格局 [J].
张倩肖 ;
李佳霖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9 (01) :39-47
[3]   双循环的深意与落实中的关键点 [J].
林毅夫 .
中国中小企业, 2021, (02) :69-71
[4]   新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对策 [J].
金凤君 ;
姚作林 .
世界地理研究, 2021, 30 (01) :1-11
[5]  
Regional industrial evolution in China .2 He C,Yan Y,Rigby D.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 2016
[6]   双循环新格局的实现与增长极的跃变——兼议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价值意义 [J].
王玉海 ;
张鹏飞 .
甘肃社会科学, 2021, (01) :32-40
[7]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J].
张可云 ;
肖金成 ;
高国力 ;
杨继瑞 ;
张占仓 ;
戴翔 .
区域经济评论, 2021, (01) :14-29
[8]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J].
姚洋 .
秘书工作, 2020, (12) :13-15
[9]   经济内循环为主条件下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J].
李国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9) :1152-1155
[10]   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 [J].
黄奇帆 .
企业观察家, 2020, (09) :74-81